青海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省環境科學院”)始建于1984年,前身為青海省環境科學研究所。2000年12月,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整體改制為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企業,并更名為青海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2016年3月,根據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 < 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 > 的通知》(環發〔2015〕37號)精神,與原省環境保護廳脫鉤,整體劃歸青海省國有科技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管理。2018年1月,根據國家、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國企改革精神,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并經西寧市城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準登記,更名為青海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
省環境科學院現持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咨詢、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甲級資質和水資源論證乙級資質。主要經營業務有環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治理;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環境治理專業設計服務;環境和生態監測檢測專業技術服務;環境影響評價、工程環境監理、清潔生產審核指導、水資源論證、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調查、環保管家和排污許可核算咨詢專業技術服務;環保咨詢和其他專業咨詢與調查;環保和生態保護工程施工;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制造、銷售及專業技術服務;環保技術推廣和應用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技能培訓等。
省環境科學院內設黨群工作部、綜合管理部、財務管理部、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所、環境監理服務事業部、環境影響評價事業部、環境咨詢服務事業部和環境司法鑒定中心。投資成立青海省環境分析測試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控股)、青海澄露環??萍加邢薰荆▍⒐桑?。
省環境科學院現有職工65人,其中男職工37人、女職工28人;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16人、中級職稱20人、初級職稱9人;碩士及以上學歷12人、本科學歷41人、大專及以下15人;50周歲以上7人、41~50周歲11人、31~40周歲30人、30周歲以下17人。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10人,注冊咨詢工程師3人,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持證上崗14人,司法鑒定人30人,通過省委組織部柔性引進博士1人。2017年11月,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被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委員會正式命名為“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
省環境科學院是青海省唯一的省屬綜合性環境科研與環境咨詢服務機構。經過不懈努力,現發展成為集環境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污染治理、環境和生態監測檢測服務、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水資源論證及其他環保類專業技術服務于一體,具有新時代地域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綜合性、規?;h保龍頭企業,成長為青海省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并被青海省科技廳評為優秀開發類科研機構。2018年,被省司法廳核準登記為我省首家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2020年4月,司法鑒定中心被生態環境部列入“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機構名錄(第三批)”。青海省環境分析測試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持有CMA檢驗檢測機構資質,擁有各類實驗室18間、專業儀器設備140臺,檢驗檢測能力涵蓋水和廢水、環境空氣和廢氣、土壤和水系沉積物、生物等200多項。
多年以來,省環境科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秉持“以人為本、求實創新,誠信高效、服務社會”的經營理念,圍繞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局,強化責任擔當和服務意識,攻堅克難,狠抓落實,致力于向社會和各級環境管理部門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和咨詢服務,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開創新局面發揮了應有作用。先后承擔完成國家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重點項目《典型工業污染場地土壤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綜合示范》、國家科技攻關“西部專項”重大項目《西部大型水電工程對流域生態承載力的作用機理與影響評估》、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項目《三江源區生態資產核算與價值評估》等20多項國家級環保類重點科研項目;完成青海省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計劃項目《湟水流域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及示范研究》、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柴達木盆地典型湖泊環境特性及成因分析》等60余對青海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起到重要基礎性作用的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工作。承擔完成《青海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青海省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2-2030年)》《青海省“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青海省重點流域水污染建設規劃》等40多項省級重點規劃和實施(工作)方案。同時,編制完成省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與水源保護區劃分、環境風險調查評估和環境功能區劃分研究工作。承擔了大部分青海省開發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重大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監理工作,先后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300多項、環境監理項目近60項。尤其是環境監理作為青海省環境監督管理的一大亮點,走在了全國的先進行列,承擔完成了全國首批重點工程環境監理試點之一——黃河公伯峽水電站工程,榮獲我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最高獎——第二屆國家環境友好工程。先后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登記20余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獲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5項;編制起草地方標準6項,并已批準發布實施;編著出版《青海省地表水環境容量調查研究》《三江源地區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和《基于生態補償理論的黃河源濕地資源與生態服務價值研究》等7部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多次榮獲人事部、環保部授予的全國環??萍脊ぷ飨冗M集體和青海省環保廳、青海省科技廳授予的全省環保系統先進集體、財務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2年,被環境保護部授予“十一五”國家環境保護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環保規劃財務工作先進集體,省科技廳授予青海省科技工作先進集體。2017年11月,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被省教科文衛體工會委員會正式命名為“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2020年4月,司法鑒定中心被生態環境部列入“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機構名錄(第三批)”。
何海云 黨支部書記、董事長。主持黨支部、董事會全面工作。負責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意識形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負責干部隊伍建設工作;負責安全生產工作;負責生態環境科研工作;負責扶貧工作。分管黨群工作部、學術委員會。
李建瑩 董事 總經理。主持經營管理全面工作,執行董事會決議,對董事會負責并報告工作。負責組織質量、投資、招投標等工作;負責人事、勞資、統計、信訪、檔案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負責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工作;負責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分管綜合管理部、環境司法鑒定中心。
馬玉林 監事 主持監事全面工作。協助總經理工作,負責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指導、環境工程技術研究等業務工作。分管環境影響評價事業部、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
巢世軍 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工作,負責水、土、氣、生態環境科研、規劃及污染防治等業務工作。分管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所、青海省環境分析測試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史 玲 副總經理 工會主席。協助總經理工作,負責環境監理、環保管家等環境咨詢業務工作。主持工會全面工作。分管環境咨詢服務事業部、環境監理服務事業部。
徐世華 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工作,負責財務、審計、資產管理、團建等工作。分管財務管理部。
龔 斌 副總經理(柔性引進)。協助總經理工作,負責生態環境科研、規劃等技術指導工作;負責與在京有關生態環境科研院所的聯系、協調、對接等工作。
公司地址:西寧市城東區共和路56號
郵 編:810007
傳 真:0971-6233635
E-Mail: qhshjky@163.com
黨群工作部 | 聯系電話:0971-8012487 | |
綜合管理部 | 聯系電話:0971-6233635 | 8805608 |
財務管理部 | 聯系電話:0971-8201245 | 8172578 |
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 | 聯系電話:0971-8201041 | 8201934 |
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 | 聯系電話:0971-8201034 | 8200443 |
土壤污染防治研究所 | 聯系電話:0971-8200814 | 8200571 |
環境影響評價事業部 | 聯系電話:0971-8085469 | 8200314 |
環境咨詢服務事業部 | 聯系電話:0971-8202074 | 8179238 |
環境監理服務事業部 | 聯系電話:0971-8146590 | 8200141 |
環境司法鑒定中心 | 聯系電話:0971-8200672 | 8464329 |
青海省環境分析測試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 聯系電話:0971-6233593 | 6233612 |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證書》,甲級資質,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頒發,2015年7月27日。
《青海省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資質證書》,甲級資質,青海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頒發,2020年8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鑒定許可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監制、青海省司法廳頒發,2020年9月21日。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監制、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2018年5月16日。
《高新技術企業證書》,證書編號:GR201963000009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青海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2019年11月22日。
《青海省科技型企業》,證書編號:KF2020000100,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頒發,2020年12月24日。
《西寧市科技型企業》,西寧市人民政府頒發,2019年。
青海省生態保護和建設協會副會長單位,2021年5月。
青海省技術市場協會副會長單位,2018年12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2008年12月3日。
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青海省人民政府頒發,2010年5月17日。
何海云,男,中共黨員,研究員,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西寧市城東區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兼任城東區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城東區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城鄉建設和環境資源委員會委員。青海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青海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科技評估、科技發展規劃編制、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和環境咨詢服務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32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18項、獎勵3項,獲青海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18篇。
巢世軍,男,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司法鑒定人,公司黨支部紀檢委員、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青海省重大項目專家庫專家,第四屆青海省工程咨詢中心、青海省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青海省司法鑒定協會環境損害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從事生態環境、水資源、全球氣候變化與資源環境和水污染防治研究,以及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生態環境咨詢服務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省部級生態環境科研課題10多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7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編著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
史玲,女,大學??茖W歷,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注冊工程咨詢師,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各市州(縣)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評審、竣工環保驗收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專家。長期致力于生態環境規劃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評估與驗收、環境監理、環境綜合咨詢服務等技術咨詢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50多項、流域水電規劃和工業園區規劃環評10余項,完成焦化等11個行業83家企業排污許可指導與審核工作,完成中歐亞洲投資計劃“西部11省清潔生產能力建設”(CPSUC)項目1項,參與制定地方標準1項。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2篇。
徐世華,女,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公司黨支部宣傳委員、副總經理。青海省科研會計學會理事、青海省科技廳財務專家。長期從事經濟管理、財務管理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省部級有關科技企業管理、創新服務能力建設等科研課題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篇。
馬玉林,男,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公司監事。政協第十屆西寧市城東區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生態環境科研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咨詢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200余項,參與完成省部級生態環境科研課題2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1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5篇。
李兆佳,男,高級工程師,公司綜合管理部主任,兼任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青海省環境分析測試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監事。主要從事生態環境科研、環境咨詢和行政管理工作。主持完成工程監理或建設項目環境監理4項,參與完成省部級生態環境科研課題和規劃14項,參與制訂地方標準2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5項、發明專利1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11篇。
王洪海,男,高級工程師,公司司法鑒定中心主任,司法鑒定人。全國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技術專家、青海省司法廳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等工作。主持完成建設項目環境監理項目等12項,主持或參與完成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報告、環境損害評估報告10余項;主持或主要參與制訂地方標準4項。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1篇。
張曉晶,男,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司法鑒定人,公司環境影響評價事業部副主任。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入庫專家、全國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技術專家。長期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生態環境科研和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跟蹤評價、環境影響后評價和發展戰略環評100余項、生態環境科研課題20多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3項,發表學術論文2篇。
李延宏,男,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司法鑒定人,公司環境咨詢服務事業部副主任。主要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生態環境科研和規劃研究、環保管家技術服務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50多項,參與完成生態環境科研課題4項、各類規劃3項,參與制訂地方標準2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1項,發表學術論文5篇。
巢世剛,男,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公司土壤污染防治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環境科研、污染場地調查、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流域治理規劃、資金績效評估、環境污染調查、環境風險評估、環境功能區劃分以及水體達標方案等40余項,其中省部級項目10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2項、專利發明1項,獲青海省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高等學??茖W技術獎一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8篇。
馮宏昭,男,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公司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專家庫成員、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專家、青海省水利廳水資源論證專家,西寧市工程咨詢院股份有限公司環境專家。主要從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流域水污染防治、農牧區生活污水處理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國家863等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課題20余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3項、發明專利3項,參與制訂地方標準2項,發表學術論文14篇。
李煜,男,高級工程師,公司環境監理服務事業部副主任。主要從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環境咨詢和生態環境科研等工作。主持完成重點建設項目環境監理10余項,主持或參與完成生態環境科研課題3項,主持完成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工作10余項,主持或參與制訂地方標準3項,獲科學技術成果證書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3篇。
冶軍,男,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公司環境咨詢服務事業部副主任。主要從事排污許可技術審核和生態環境科研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各類環境咨詢項目40余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學術論文4篇。
孟俊蓮,女,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師,公司環境影響評價事業部副主任。主要從事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企業和區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企業和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和生態環境科研等工作。主持完成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30多家,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竣工環保驗收調查10多項,作為主要參與人完成省部級生態環境科研項目2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2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篇。
李發娟,女,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司法鑒定人,公司生態環境規劃研究所副所長。主要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研究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30余項、規劃環境影響評價6項,主持或參與完成重點流域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項,獲青海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3篇。
王青莉,女,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長期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咨詢和生態環境科研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70余項、規劃環境影響評價1項;主持完成省級生態環境科研課題1項,參與編制環境保護技術指南1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3篇。
鄧生雪,女,高級工程師,司法鑒定人,全國檢察機關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技術專家,青海省司法廳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監理4項,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環境損害鑒定評估10項,生態環境科研課題3項,參與制訂地方標準4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4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5篇。
蘇斌,男,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主要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生態環境科研等環境咨詢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上市公司環境保護核查、環境保護應急預案、生態環境科研課題等50多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3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4篇。
高起兄,女,高級工程師,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影響評價等環境咨詢工作。主持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等20余項,參與完成生態環境科研課題2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2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2篇。
劉志云,男,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清潔生產審核、生態環境科研和生態環境績效評估等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等40多項,參與完成生態環境科研課題3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3項。發表學術論文2篇。
申曉蕓,女,高級工程師,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師,環境監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咨詢和環境科研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清潔生產審核報告、上市公司環境保護核查、環境風險評估、環境風險應急預案等15項,參與完成生態環境科研課題等10多項,獲省級科技成果證書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參與編著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5篇。
王文琳,女,高級會計師。長期從事財務管理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多項科研項目預算編制及項目財務分析報告。發表學術論文2篇。